被多家媒体曝光过问题,不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中,比赛主办方的法定代表人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北京家长杨清(化名)想弄明白,一项存在诸多问题的作文比赛为何还在持续举办。
2022年10月中旬,杨清在某家长群里询问,是否有“含金量”高的作文比赛可以参加,有家长发来“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团购链接,并称“团这个直接进省决赛。”群里还有家长晒出了参与往届该作文比赛全国总决赛(以下简称国赛)的获奖证书。
▲群里家长分享的获奖证书。受访者供图
“丰富三科简历”“为小升初助力”……看到代报名机构对比赛的介绍时,杨清有些心动。但随后在网络上搜索到的相关信息,却让他对比赛的合规性产生质疑,并投诉至北京12345平台。
代报名机构称
“可直接进省决赛”“为小升初助力”
“丰富三科简历,3-6年级建议参加,也是六年级最后丰富简历的机会。”2022年10月,“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省级初赛报名期间,记者在多个培训机构群和家长群中看到,团长们在群公告或团购链接中嵌入了此类宣传话术。
▲大赛群的公告内容。受访者供图
那么,“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的获奖证书能否如宣传所说作为小升初参考依据?
有家长提供的该比赛获奖证书照片显示,证书由“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组委会颁发。
2022年11月2日,记者曾以家长身份致电北京圣陶文润教育文化有限公司(大赛主办方)注册地所在的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朝阳区教委小升初咨询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听说过这个比赛,但具体情况不太了解。”该工作人员强调,区内的小升初均为免试就近入学,不收取简历,没有面试。
记者注意到,教育部已多次重申中小学生全国性竞赛活动不得作为招生入学依据。今年1月29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共同抵制面向中小学生违规竞赛活动的提醒,其中也再次强调,所有竞赛结果均不得作为中小学生招生入学依据,也不得作为中高考加分项目。
教育部也在上述提醒中指出,有关公司和个人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方式散布“考试获奖,助力升学”谣言、贩卖焦虑、非法敛财,属违法违规行为,不仅加重学生负担、损害孩子身心健康,而且涉嫌诈骗。
记者在赛事组委会微信公众号(“叶圣陶杯华人作文大赛官宣”)发布的征稿启事中发现,第34届“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分为省选赛初赛、省决赛、全国总决赛。6-18岁的小、初、高 (含中专、技校) 学生均可参赛。省级初赛不设置奖项且不收取任何报名费和评审费,入围学生取得参加省决赛资格。省级决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针对中小学生举办的全国性竞赛是否可以收费?
记者注意到,2022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印发。其中明确,竞赛应坚持公益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组织主体(主办方)应周密制定竞赛活动实施办法,确保任何单位、组织及个人不得向学生、学校收取成本费、工本费、活动费、报名费、食宿费、参赛材料费、器材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费用,做到‘零收费’。”上述管理办法强调。
从未被列入教育部公布的竞赛白名单
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教基厅〔2018〕9号),提出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实行清单管理制度,清单每年动态调整一次,并从申报条件、认定流程、组织要求、日常监管等方面对竞赛审核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
2022年,教育部、中央编办、民政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对《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于当年3月印发了新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管理制度。
2023年1月29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共同抵制面向中小学生违规竞赛活动的提醒,强调凡未列入教育部公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的均属违规举办的“黑竞赛”。
记者查询了2019年度、2020年度、2021-2022学年、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位列其中的有只面向高中生举办的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并没有“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
事实上,关于“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的质疑由来已久。
2021年4月,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对该赛事展开过调查,披露由北京圣陶文润教育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陶文润”)举办的山寨“叶圣陶杯”或构成不正当竞争。公开资料显示,该大赛此前使用过“叶圣陶杯”全国中小学生新作文大赛的名称,与教育部批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的“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的名称仅一字之差。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作文大赛之外,“叶圣陶杯”系列赛事还包括国际青少年英语大赛、青少年语文综合素养大赛、国际青少年趣味数理科普知识大赛、国际青少年编程创意大赛等7项赛事。“叶圣陶杯华人作文大赛官宣”公众号发布的内容显示,作文、语综、英语、数理大赛赛事每年两届省级决赛,编程赛事省级决赛每年两届、每届举行两次;全国总决赛由全国组委会统一规定,原则上在每年一月或二月、七月或八月举行。
但是,在教育部公布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中,记者并未找到上述比赛。
主办方曾因虚构举办赛事届数等被处罚
在将相关情况投诉至北京12345平台后,杨清告诉新京报记者,2022年10月26日,朝阳区教委曾向他反馈情况,“朝阳区教委和我联系了,说很重视,去公司注册地现场查验,发现他们已不在那里办公,会继续调查。”
2022年末,记者检索发现,“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官方微信公众号“叶圣陶杯华人作文大赛官宣”,其认证机构已更换为北京圣陶国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主要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法定代表人于2022年1月由康桂芝变更为叶方元。2022年8月18日,康桂芝又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为公司的关联限制消费对象。
记者在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后发现,2021年9月,北京圣陶文润教育文化有限公司曾因违反第二十条第一款,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120万元的罚款。
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京朝市监罚字〔2021〕6167号)显示,北京圣陶文润教育文化有限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当事人于2016年9月28日成立,主要业务为组织经营叶圣陶杯全国中小学生新作文大赛等叶圣陶杯系列赛事,并收取各省分赛及全国总赛的参赛费等费用。
主要违法事实包括当事人在宣传举办的叶圣陶杯系列赛事时,虚构举办赛事届数,误导消费者。“当事人于2017年第一次以‘届数+赛事名称’的方式举办叶圣陶杯全国中小学生新作文大赛,而对外宣称为第二十四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小学生新作文大赛……”“2020年第一次、第二次举办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而对外宣称为第二十九届、第三十届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2021年当事人将第三次举办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而对外宣称为第三十一届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
▲北京圣陶文润教育文化有限公司所受行政处罚信息。图/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提醒:
企业无举办中小学全国竞赛资格,
家长须警惕违规竞赛套路
2023年1月7日,北京中小学寒假首日,北京市“双减”工作专班提醒家长警惕假期违规竞赛,并列举了合规竞赛的特征和违规竞赛常用套路。
”当前教育部门的合规竞赛包括两类,一类是列入教育部《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的竞赛活动;一类是北京市区教委及直属单位(少年宫等)组织或参与组织的中小学生体育、艺术和科技类竞赛活动。“北京“双减”工作专班提醒学生和家长,教育部门的合规竞赛有三个特征,分别为坚持“零收费”、主办方是非营利主体、办赛有连续周期性。
“非营利主体是指在编办或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法人组织。也可以理解为,公司(即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营利主体)主办的赛事,一定不是教育部门合规竞赛。”北京“双减”工作专班在提醒中强调。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8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就明确规定,“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组织主体(主办方)应为在中央编办、民政部登记注册的正式机构,必须具有法人资格。”2022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印发《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新修订的管理办法再次明确了上述要求。
北京“双减”工作专班还提醒家长,教育部门的合规竞赛每学年只举办一次,如果是一年内反复举办的赛事,则不是教育部门合规竞赛。此外,合规竞赛名单每年都公开、公布、公示。
“对外不敢叫竞赛,名目马甲常更新”“通过第三方报名,暗示交钱保获奖”“竞赛不断设置初赛、复赛、大师赛等晋级模式,让人眼花缭乱。报名收费水涨船高,以高收费来显示竞赛级别。” 北京“双减”工作专班列举了违规竞赛常用套路,提醒家长注意。
“请有关监管机构及时调查并公示相关情况,避免家长们上当受骗,也避免对‘双减’政策产生负面影响。”在提醒和自己一样面临孩子升学的家长避免“踩坑”的同时,杨清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大对违规竞赛的监管力度。
观点
山寨“叶圣陶杯”何以成了“打不死的小强”?
这项所谓的“比赛”被多家媒体曝光过问题,不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中,比赛主办方的法定代表人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可吊诡的是,一项存在诸多问题的作文比赛为何还在持续举办?
“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此前使用过“‘叶圣陶杯’全国中小学生新作文大赛”的名称,因与教育部竞赛白名单中的“‘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的名称仅一字之差,被法院认定构成不正当竞争,之后便改了大赛名字,继续磨刀霍霍向家长。
虽然属于违规举办的“黑竞赛”,而且屡屡被曝光、处罚,但山寨“叶圣陶杯”似乎成了“打不死的小强”,在相关部门三令五申,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竞赛的情况下依然不知收敛,一茬茬地“割韭菜”。
据报道,今年1月14日,正值寒假期间,第34届“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全国总决赛在线上举行,学生在考试平台的摄像头监控下手写作文,再拍照上传。看似一本正经、有模有样,实则明码标价、售卖证书。这项山寨竞赛于2017年首次举办,今年竟是第34届,难道6年举办了34届?原来,为了唬人,主办公司虚构了赛事届数,每届大赛所谓的届数都是瞎编的。主办方此前曾因虚构赛事届数等被处罚,这次故技重施,吃相难看。
今年1月底,针对寒假期间违规竞赛有抬头之势,教育部再次发布提醒:凡未列入教育部公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的均属“黑竞赛”;所有竞赛的结果均不得作为中小学生招生入学依据,也不得作为中高考加分项目。教育部指出,“黑竞赛”散布“助力升学”谣言、贩卖焦虑、非法敛财,不仅加重学生负担、损害孩子身心健康,而且涉嫌诈骗,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严厉打击。
教育部措辞严厉,打击的决心和力度也很大,但为何“黑竞赛”依旧能持续多年乃至顶风作案?利益驱使是根本原因。省赛、决赛、附加赛,每轮比赛都能大赚一笔,而且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黑灰产,尝到甜头的一些公司和个人便会铤而走险甚至宁可挨罚也不罢手。对此,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大打击力度,让违法违规者感到肉疼,付出付不起的代价。
当然,抵制“黑竞赛”也需全社会形成合力,特别是作为重要一环的家长要扭转功利化的家庭教育观,别轻信了一些公司和个人“丰富三科简历”“为小升初助力”等鬼话。竞赛是为了鼓励个性、锻炼孩子,而不是盲目攀比、满足虚荣,更不是为了钻空子、走捷径。家长愿意为孩子花钱可以理解,但要把钱花在“刀刃”上,真正促进孩子全面成长,而不是跟风“鸡娃”。
而要从根本上改变一些家长把竞赛获奖当成孩子升学“敲门砖”的念头,还需严格规范学校各环节招生行为,让竞赛与升学彻底“脱钩”,让“黑竞赛”失去生存土壤。